今年因爲疫情期間,我們一直待在上海,回不了台灣也去不了其他國家,

所以趁我待業期間,趁空去中國我們其他沒去過城市看看,

不然萬一(希望)後面忙起來又不知道何時可出去走走了XDD

 

這次我們先去了西安,西安是陝西省省會,位於中國西北,當地人主食是以麵食為主

陝西菜雖然沒有進入中國八大菜系中,但也有非常多的大眾美食,

來西安就是要吃饃、涼皮、麵條等,這次我們來到西安,也嘗試了一些道地麵點喔!

 

老米家牛肉泡饃~老字號連鎖店,這是我們抵達西安後的第一餐

fullsizeoutput_fc.jpeg

由於我們抵達咸陽機場再到Airbnb的時間已經晚上10點多,所以只能在住的附近找東西吃,

好在這間老字號的老米家泡饃還開著,

因爲沒吃過不知道份量,我跟主廚兩人點了一碗牛肉泡饃,

他們還有羊肉泡饃(我不吃羊)、小炒泡饃等,

還有一些其他的麵點,只是我沒拍照,現在也想不起來@@

 

剛下飛機來這一碗熱呼呼的泡饃,其實還不錯

但要給大家個心理準備,西安很多這種泡饃啦、湯麵啦都是“清真”味,

就是會有一種回民料理的香料味,主廚說是放了丁香,

所以不能用我們常吃到的台灣牛肉麵、或是上海吃的湯麵來想這個口味,

畢竟回民料理在台灣或上海比較少,但在西安真的很多~

 

這碗牛肉泡饃,湯頭算是很濃郁的,裡面除了泡饃,裡面還有粉絲、一些青菜等等,

很多人會加辣,但我們不太吃辣所以沒有加

泡饃掰的大小很好入口,小小的可以吸附蠻多的湯汁,本來想說像麵疙瘩,但完全不像,

蠻大一碗的,所以我們兩人點一碗是對的,剛吃還不錯,但因爲我們不習慣清真湯頭,所以吃多會有點膩味,

嘗過一次就夠,下次應該不會主動想再試XDD

 

老潼關肉夾饃~老字號連鎖店

fullsizeoutput_151.jpeg

來到西安一定要吃肉夾饃,西安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肉夾饃,肉夾饃就是"肉夾於饃“的意思,

我們吃的老潼關肉夾饃,出餐前會將饃烤的酥酥的,

加上製作手法不同,烤完是這樣一層一層的像千層酥餅,咬起來脆酥酥的,

裡面夾的肉是燉煮過的豬肉,肥瘦都有,

味道其實很難以言喻,其實不難吃,但有一種我們不喜歡的很重豬肉味,

我想吃過中國豬肉的台灣人,都知道中國豬肉很多時候會有一種”han bi"(台語)

這個肉夾饃就有很重的這種豬肉味,但可能是當地人熟悉跟喜歡的味道,

記得在上海也曾吃過一次肉夾饃,上海的肉夾饃裡會放些青椒,我覺得中和起來好像豬肉味就沒那麼重,

西安的肉夾饃是都以夾肉為主,要吃到肉跟肉汁的鮮美,所以通常不放其他料,

西安回民多,所以有些地方也有牛肉夾饃、羊肉夾饃、甚至菜夾饃,

但最傳統的肉夾饃還是夾豬肉的喔!

 

Biang Biang麵~Airbnb樓下旁邊的小館子

fullsizeoutput_16a.jpeg

來到西安我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Biang Biang麵,

因爲在上海的陝西麵館吃過一次覺得好好吃,所以來到西安就想嚐下更道地的,

我們是一直到最後一天才吃biang biang麵,因為每天實在都吃太多東西了XDD

Biang這個字,其實電腦裡打不出來 -->u=2773691500,140540797%26;fm=26%26;gp=0.jpg

Biang Biang麵指的是一種陝西的一種手工麵,用手工拉成又長又寬又厚的麵條

因爲製作過程會發出Biang Biang的聲音,所以叫Biang Biang麵,也叫褲帶麵

 

通常Biang Biang麵上面會放一些臊子來搭配著麵吃,臊子就是台灣認為的拌麵醬跟料,上海叫澆頭

臊子裡通常會有油潑辣子、一些蔬菜、豆製品、再加上一些醬料,

我們因爲不吃辣,所以沒有加上油潑辣子,主要的料是蕃茄蛋,其實我覺得很像蕃茄蛋拌麵XDD

這家的麵筋道很不錯,有手工麵的口感,

但臊子有點鹹,其實來到西安發現他們的食物都偏鹹,口味會比較重一些

 

彬縣御麵~永興坊

 fullsizeoutput_188.jpeg fullsizeoutput_17d.jpeg

彬縣御麵蠻特別的,也叫淤麵、玉麵,

相傳是周朝的時候發明的,也因爲為宮中貢品,所以稱為"御“麵

御麵做法都要經過四個步驟:洗御麵、煉御麵、蒸御麵、切御麵,

這個麵主要是吃冷的,搭配上黃豆芽,豆皮、芹菜,再澆上他們的秘制醬汁,

其實他應該是有辣的,但我們請店家不加辣,

看起來雖平淡,但口味也算重的,鹹味、蒜味都挺重的,

夏天吃這個涼涼的應該會挺開胃~

 

西安真的麵食很多種,這篇(上)先寫完這四款,還有(下)敬請期待~~~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le 的頭像
    Dale

    Edale's Simple Life~♥♥♥

    Da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